鲁城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综艺娱乐、房产家居、教育科研、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6-07 11:25:12
数据要点:
中国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预期下降5.9%,3月下降3.5%;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降2.9%,预期增1.1%,前值增5%;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预期增6.5%,1-3月增9.3%;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39154亿元,同比下降2.7%;商品房销售面积397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9%;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48522亿元,同比下降23.6%。
消费方面,4月疫情封控持续,物流运转受阻,线下消费及居民消费意愿受到严重冲击,消费增速下行幅度较大。中国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远低于预期。餐饮收入大幅下行,但饮料、粮油食品、药品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
工业生产方面,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降2.9%,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停工停产,下游需求趋弱,工业活动短期大幅放缓。其中部分分项维持良好增长势头,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制造业增长3.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4月疫情原因导致部分地区停工停产,但目前疫情局面已得到有效控制,上海等地逐步复工复产,国内工业生产有望回升。
投资方面,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前值9.3%,但仍略强于预期。4月国内企业生产活动、工地开工等因疫情而受阻,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均有所下行,但仍维持一定韧性。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同比转增为减。
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下降2.7%,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首次同比负增。尽管今年开年以来各地政策持续转暖,但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较大的局面并未得到很好的改善。4月疫情期间居民购房意愿较差,房屋施工亦受阻碍,土地购置、房屋开工竣工、商品房销售等指标同比增速均进一步下行。尽管政治局会议已打开房地产政策宽松空间,央行也已于近日调降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但目前政策意图更倾向于托底而非刺激,短期内房地产下行趋势恐怕还难以扭转。
4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6.5%,前值8.5%。今年专项债发行前置,支持基建适度提前展开,因此一季度基建投资得以告诉增长。但4月以来专项债发行速度大幅放缓,月融资规模不足千亿。同时疫情原因导致工地开工较弱,因此基建增速有所下滑。向后看,5月专项债发行有望重新提速,继续支撑基建以托底经济。
4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6%,较前值15.6%有所回落,但维持了一定韧性。一方面,国内疫情影响制造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下游需求受到一定抑制。另一方面,全球通胀与紧缩背景下,外需有所回落,国内出口承压。分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5.9%,高技术产业仍然维持较高景气。
综上所述,4月国内经济数据因疫情持续影响而继续回落,短期利空股市和内需型大宗商品、利多债市。但向后看,政治局会议已释放积极稳增长信号,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后续各部委均密集发声,积极响应主动应对,增量政策工具有望很快出台。5月专项债发行节奏或开始加快,支持基建托底经济。目前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对经济影响边际减弱,上海开始着手复工复产,后续经济有望逐步修复。对大宗商品而言,受疫情影响,国内需求端呈现旺季不旺特征,供给端也受到物流中断与停工停产的影响。但稳增长政策托底预期正在加强,增量工具在途,后续对于地产与基建的政策支持有望密集落地。随着上海等地疫情得到控制,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基建持续发力,房地产市场预期回暖,内需型商品中长期可能阶段性走强。
图1 GDP数据
资料来源: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图2 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数据
资料来源: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图3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数据
资料来源: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图4 制造业、基建、房地产资投资累计同比数据
资料来源: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图5 房屋新开工/施工/竣工数据
资料来源: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图6 房地产开发投资及销售数据
资料来源: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图7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
资料来源: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图8 汽车消费数据
资料来源: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研究所及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的资料,但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本报告仅反映研究员个人出具本报告当时的分析和判断,并不代表东海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或任何其附属公司的立场,本公司可能发表其他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可能因时间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与事实不完全一致,敬请关注本公司就同一主题所出具的相关后续研究报告及评论文章。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若有必要应征求专家意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作出邀请。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导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作用,投资者需自行承担风险。
(文章来源:东海期货研究)
文章来源:东海期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