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语出《国语·周语上》,古代贤者的话语

2022-06-16 18:22:02

电线连接器

NO.47你知道哪些古代先贤的话语吗?

作者:淮河雨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分享、关注

题引:“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语出《国语·周语上》,根据专家的注解是“意思是堵住人们的口,比堵塞河流的后患更为严重。河流被堵塞而决口,伤害的人一定多。百姓也如同河流。因此,治水的人要疏通河道,让水畅流;治民的人应开导他们,让他们畅所欲言。”

西周时期的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语出《荀子·王制》,这句话非常好理解,水能够载起船,同样也可以颠覆船。说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就不得不提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据说李世民常常用这句话来告诫臣下。而唐太宗的谏臣魏征也非常喜欢引用这句话,久而久之这句话成了李世民和魏征的名言。

《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李世民和魏征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语出《论语·颜渊》,是孔子在和子贡对话时所说的。这句话全文应该是“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除了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亡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这个国家就不能存在下去。”

信任的重要性用什么来形容都不为过,商鞅变法立木为信,最终坚定了秦国人对于变法的相信。

孔子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语出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以民为本是治国的根本原则,制国有常指的是治理国家不变的原则。”

“以民为本”出自孟子,所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反映了儒家的思想,认为民众才是国家的根本。经常有人说儒家思想毒害了几千年的历史,但是淮河雨想说,我们真的很好地继承了儒家思想吗?

孟子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语出《管子·牧民》,这句话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解释,相信大家也能看得懂。2013年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该典故。

原文是“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结语:大家还记得什么古代的名言警句吗?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鲁城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综艺娱乐、房产家居、教育科研、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鲁城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