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城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综艺娱乐、房产家居、教育科研、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7-30 17:40:02
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30年前在《雪崩》中对“元宇宙”进行了描述:在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里,人们可以用一个虚拟的分身互相联系。
如今,“元宇宙”跳出了书本,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北京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和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底蕴深厚,科技资源丰厚。”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在七月二十六日召开的第一次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分论坛上,北京将围绕科幻、网络3.0、元宇宙等方面建设中关村的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围绕关键环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专利运营等,聚集了一大批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领域的重点企业。
当古都遇到了高科技的元素,该怎么活?
“在内容的呈现和传播上,科技的力量会更大,更有视觉上的冲击,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吴甜是百度集团的副总裁,也是深度学习技术与应用的副总裁。
繁复的技术“黑话”从纸张上飘落,一座座恢弘的建筑在小小的荧幕中冉冉升起。
如果在北京境内搜寻“大水法”,那么手机导航系统将会为游客打开一幅穿越时空的旅行画卷,在AR技术“加持”下,大水法遗址将再现200年前的壮丽风光。
这只是北京在技术和文化融合方面的一份答卷。吴甜说,477万名开发者在飞桨这个人工智能通用技术平台上,享受到了这一技术的实惠。王梦瑶是中央美院的硕士生,她以飞桨为载体,利用影像分割技术,构建了“中国画元世界”。通过虚拟现实,使用者可以“走进”中国画,并亲身体验到水墨画中所蕴含的艺术气息。
科技赋予了我们的文化力量,而文化也赋予了这个古老的城市力量。
近几年,北京围绕重点区域,出台了一系列聚焦人才、资金、空间等关键因素的政策,加快新产业发展格局,布局重要基地,已建成11家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基地的数量与建设成效均在全国居首位。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70周年庆典在六月十二日拉开帷幕。然而,《茶馆》一开场,就有几百万的观众涌入电影院,他们在网上看了一场8K的大餐。
中国行政学院院长江小涓表示:“数码技术为文化创作、展示、传播提供了一种低门槛的文化产品,使其更广泛地传播、普及,并为每个人都买得起。
从文物、艺术、戏剧、文化、科技的结合,推动了北京传统文化的转型升级。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徐徐展开的《千里江山图》已经是奥林匹克发展史上的一幅经典,而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的雪花更是一次又一次的超越。
沙晓岚,北京锋尚世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的总导演沙晓岚,清晰地回忆起2008年萨马兰奇对中国的评价“无与伦比”,而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更是将其视为“无可比拟”。
他表示,中国在2008至2022年间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在闭幕式准备过程中,他和他的队员们制作了一个40米高的中国结,悬挂在“鸟巢”上方,“现场的观众看不到,但所有的家庭都能看到。”
沙晓岚说,不管是“中国结”,还是“折柳寄情”,在全球多个电视台转播的时候,中国的传统文化、奥林匹克更加统一的观念,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传,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同时也是科技的力量。
北京古都,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运昌盛。历史给人类留下了珍贵的遗产,同时也为科技创新的运用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靳伟表示,北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将坚定不移地推动国家文化中心的建设,探索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新路子,推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